8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乡能源有限公司赵固二矿的超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招标。该项目计划建设1套瓦斯氧化装置、1台余热锅炉和1台汽轮发电机组,将排空瓦斯转化为电能,年均减排量待开发为CCER资产。在山西的另一座矿山,余吾煤业北风井的RTO氧化装置正稳定运行,将曾经直接排空的低浓度瓦斯转化为热能,驱动发电机组。
随着技术革新与民营资本不断注入,曾被视为“夺命杀手”的低浓度瓦斯正被重新估值。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与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印发《促进全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首次将8%以下低浓度煤矿瓦斯利用列为民营经济重点参与领域。政策明确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BOT等模式参与项目建设,并积极对接CCER碳交易市场。业内人士称,《措施》的发布让长期徘徊在产业边缘的低浓度瓦斯首次拥有清晰的商业化路径,也为民营资本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逐渐被重视
尽管全国煤矿瓦斯抽采量巨大,但浓度≤8%的瓦斯因爆炸风险高、收集成本高,利用率不足30%。可以说,甲烷体积浓度8%是一条关键分界线。浓度高于30%的瓦斯可直接提纯利用,8%—30%的瓦斯可发电供热,而低于8%的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则长期被直接排放。
由于当前深冷分离、PSA等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投资回收期长,中小煤矿应用困难,因此长期受制于安全性与经济性瓶颈,低浓度瓦斯多被以“点天灯”方式处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从经济性来看,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表示,当下,全国已投入运行的20个基于蓄热氧化技术的工业化示范项目的平均收益率约为4%,低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建设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的通知》规定的项目融资前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10%。在没有额外的激励措施下,此类项目不具备经济性或经济性很差。
比如,山西某氧化热电联供项目投资1.1亿元,年收入2019万元,收益率仅4.55%;若叠加CCER收益,收益率才能抬升至10%的及格线。这意味着,在碳价与补贴之外,项目自身造血能力仍显单薄。
“由于目前技术仍处工业试验阶段且收益率也卡脖子,如何让‘废气’变‘富气’,让碳排变‘碳效’,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张遂安说。
也有煤层气行业一线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由于行业发展瓶颈较多,发展前景不算乐观,“有可能在少数上下游条件良好的矿井取得突破。”
变“废气”为资产
2025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瓦斯利用方法学》,要求瓦斯销毁必须配套热能利用(发电/供热),避免“为减排而减排”。这一调整显著提升收益:一个年回收500万立方米甲烷的项目,仅供热部分规则优化即可增加约1万吨减排量,按碳价60元/吨计算,年增收60万元。业内测算,全国低浓度瓦斯利用年减排潜力达3000万—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对应18亿—36亿元碳交易价值。
“山西此次新政可以说直击行业痛点,也是一个积极的尝试。其亮点在于将政策激励与全国碳市场衔接。一方面,《措施》明确支持民企以合同能源管理、BOT等方式参与。另一方面,直接点明‘积极争取CCER’,为低浓度瓦斯项目打开额外收益通道。按照60元/吨的CCER价格测算,每利用1立方米纯甲烷可带来约0.15—0.2元的碳收益。此外,在示范项目层面,CCER可将IRR提升2—3个百分点,使项目接近或越过财务基准线。”某煤层气行业资深人士说。
“不过政策并非‘一补了之’。此前生态环境部已明确,仅对采用无焰氧化技术且甲烷浓度低于8%的项目免于额外性论证,排除了人为稀释瓦斯浓度的套利空间。这既保证了碳市场诚信,也提高了技术门槛,客观上筛选出真正具备技术实力的民企。”张遂安说。
在“双碳”目标倒逼下,低浓度瓦斯正逐渐从环境负担转变为战略资源。比如,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在余吾煤业北风井项目中采用RTO技术,成功将碳排放量从21万吨/年降至16万吨/年。
“未来,虽然低浓度瓦斯利用面临不少制约,但已有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将低浓度瓦斯从环境负担转变为战略资源,这是一个需要摸索的过程。”张遂安说。
有望成激活行业生态的“鲶鱼”
业内人士表示,民营资本的进入,对行业而言不只是“补足资金缺口”那么简单。
政策吸引民企的关键在于轻资产合作模式。例如,山西屯留农商银行向君融瓦斯发电公司提供1000万元贷款,助其实现年发电2396万千瓦时,成为“废气变黄金”的样板。政策同时要求国企在新能源项目中配置不低于10%股权吸引民企参股,推动混合所有制合作。
张遂安表示,民企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具有“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扁平化管理效率高,且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此外,民企在监测设备、智慧控制系统等领域具有研发优势。山西科城能源研究指出,民企可加速补齐“监测技术短板”,解决排放数据不准的痛点。例如,瓦斯混配需高精度实时分析仪,科技型民企更易突破该技术瓶颈。此外,CCER开发涉及审定、监测等专业环节,民企可提供碳资产托管服务。
“民企可成为激活行业生态的‘鲶鱼’。”上述煤层气行业资深人士说,“山西的做法或将盘活废弃资源,打开一条低浓度瓦斯从‘安全负担’到‘碳资产’的变身之路,答案或许就在下一个示范项目投运时的火焰里。”
当政策为技术破局开道、金融为模式创新输血、民企为专业化分工赋能,曾被直接排空的150亿立方米瓦斯,或许会成为“新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