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超高压梧州局(以下简称“梧州局”)以党建为舵、产改为帆,创新构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五个一”推进机制,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亮眼答卷——黄学能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获评广西自治区级工作室,宋永佳、全浩两个工作室以高分通过梧州市复核,更作为全市仅有的两家单位之一,在全市创新工作室交流会上分享经验,吸引70余名工会代表实地观摩。
党建领航 构建一套协同高效的组织保障体系
成立以党委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建立“党支部+创新团队”双重责任制,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工会牵头制定工作室工作制度,规范台账管理,整合“产改”试点资源,投入专项资金完善硬件设施,打造“环境优、机制活、动力足”的创新生态。
目标聚力 锚定一个导向精准的核心目标
紧扣企业生产经营痛点,聚焦行业前沿技术,明确创新工作室“服务生产攻坚、服务技术转化、服务人才培育”三大定位。以宋永佳创新工作室为例,首“1+4”团队模式(1名领衔人+4个专项组),带动变电检修、继电保护、智慧运维、变电“数智”团队高效运转,不断“解难题、出成果、育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匠星领衔 挑选一个敬业专业的团队领衔人
严格遴选获省级以上劳模、工匠称号,敬业、专业、好学且兼具团队管理经验的优秀人才担任领衔人。以领衔人黄学能为例,这位从临时工成长起来的“高空平衡术”大师,25年保持线路运维零差错,如今以高级工程师、广西工匠、广西劳模、自治区人大代表身份,带领团队获国家专利25项,参编国标3项;领衔人闫茂华,这位刚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的“85后”工匠,从普通技工成长为超高压公司劳模、“十大杰出青年”、梧州工匠,以炉火纯青的专业技术,成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忠诚“守护者”。
技高者进 畅通一条人才成长的晋升路径
坚持“技高者多得”导向,落实公司“超越2025”人才工程,评选技术技能专家20余人。拓宽技能人员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创新工作室培养技术技能专家、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110余人。“产改”试点以来有95名职工岗级晋升,20人成长为班组长,6人走上中层岗位,一批“90后”技术尖兵在创新实践中崭露头角。
成果展翼 打造一个推广展示平台
依托广西首批“产改”试点单位优势,在梧州市总工会支持下,建成200平方米产业工人创先工作室,打造“五个一”展示体系:一份成果总结、一段创新视频、一组案例展板、一套过程台账、一个互动现场。该平台先后接待贺州、来宾市总工会调研,吸引梧州供电局等兄弟单位交流,获广西总工会高度评价。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既是技术攻坚的“主战场”,更是产业工人成长的“大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