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收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三厂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气田效率变革

   2025-08-20 10
导读

8月15日,走进苏里格集输管理中心监控室,值班技术员韩鹏飞紧盯电脑屏幕,对20公里外苏6-1干线无人机巡线传输的实时画面进行细致核对,并根据传输画面细致安排次日的管线重点巡护任务。据了解,全厂目前34条1400余公

8月15日,走进苏里格集输管理中心监控室,值班技术员韩鹏飞紧盯电脑屏幕,对20公里外苏6-1干线无人机巡线传输的实时画面进行细致核对,并根据传输画面细致安排次日的管线重点巡护任务。据了解,全厂目前34条1400余公里骨架管线均实现了无人机巡线,在提升巡线效率的同时,也大幅缩短了巡线时间。

2025年,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大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坚持党的领导指引创新方向,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采气三厂深化技术立企,坚持把技术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突破发展瓶颈,提高开发效率,从“新”出发,向“新”而行,不断引领发展变革,推动了气田高质量发展。

加快前端配套,提高生产效率。采用4G一体化数传设备无线组网技术,实现全厂3929口生产气井远程监控,依托“云边协同算法”,深化“智能调参”应用,通过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完善智能管控技术,大力推广智能柱塞、智能注剂、智能间开技术,截至目前,智能排采气井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人工劳动强度降低70%,措施投入降低30%,措施有效率提升15%。

优化后端系统,提高管理质效。应用非常规作业管理系统,在手持终端完善标准作业程序,实现非常规作业全流程线上申请、审批、执行、关闭,规范员工安全操作行为,加强各类作业指导监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应用员工QHSE履职系统,实现员工任务“计划、执行、检查、纠正”闭环管理,在自主安全管理上迈上了新的台阶。

对于采气三厂来说,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高质量建设一流百亿方现代化采气厂的必然之举。面对如何牢牢把握绿色低碳发展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这个厂统筹当下,布局未来。以坚定落实“战略接替、绿色转型、清洁替代”三步走为总体战略,以推进深化绿色矿山走深走实为驱动,以污染防治、隐患整治、生态恢复为主要工作内容,全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进新能源与天然气生产相融合,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去年异军突起的基础上,继续高歌猛进,截至目前,发电量已突破400万度。

坚持天然气与新能源发展并重,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开展终端用能电气化改造、分布式光伏、采出水电解制氢、苏里格基地地热综合利用4大工程……走进内蒙古乌审旗沙尔利镇附近的桃2-**-**绿色低碳智能井场,远远望去,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光伏太阳能板格外耀眼,一个个飞速旋转的风车为12口气井措施增产供应着源源不断的清洁动力;在苏里格第六天然气处理厂,技术员石磊正在占地约15亩地的光伏发电场地进行认真巡检。在气井井场,采气三厂利用空置土地建设光伏发电阵列,配置储能设施,形成以光伏发电驱动智能控制、智能柱塞、智能注剂、智能监控系统的“1+4”应用新模式,实现光伏发电与智能井场融合零碳运行。在集气站和倒班点公寓楼,充分利用屋顶及自有土地布置分布式光伏,已实现资源节约与能源利用双丰收。

科技创新的生命力在于持续突破与人才支撑。采气三厂构建完善机制,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面对气田开发中后期低产低效井增多、稳产难度加大的挑战,科研团队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地质认识,通过物理实验与软件模拟,揭示井筒气液流动规律,建立直井、水平井两相流模型,明确积液成因。形成“产液跟踪、积液判识、措施优选”技术序列,构建地质工艺一体化模式及低产井综合治理“措施池”,为气田稳产提供硬核支撑。

注重人才梯队建设。采气三厂着力做好科研三年滚动规划与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分专业承担”+“院校合作”模式,充分调动技术序列带头作用,让技术人才在项目过程中得到锻炼提升,逐渐探索形成以人才选拔使用、激励约束为重点的长效机制,发展壮大以领军型、专家型、技能型为主体的核心人才队伍,加快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锻炼培养,厚植气田科研攻关中坚力量。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hsw.net/news/show-17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3 中国回收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