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发布了最新报告《切断根源:全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创造循环经济》。报告显示,如果各国和企业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深入的政策和市场转型,就可以在2040年内减少80%的塑料污染。
2020年全球产生2.38亿吨塑料废物
2020年,全球产生了约2.38亿吨的短暂使用的塑料废物,例如货品的包装等。报告指出,如果延迟五年实施可能会导致截至2040年塑料污染增加8000万吨,塑料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占全球排放量的19%。
根据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各国同意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高于1850年至1900年期间平均气温2摄氏度之内,最理想的是把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阈值。但塑料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使得《巴黎协定》的目标无法达成。
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说,塑料的生产、使用和处理塑料的方式正在污染生态系统,危害人类健康,破坏气候稳定。通过采用循环方法,使塑料远离生态系统、远离我们的身体,长留在经济中,从而大幅降低这一系列风险。
该报告强调了终结塑料污染和创建循环经济所需的行动和变革方向,并指出各国在利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需要采取积极市场举措和政策导向。另外,未来几年至关重要,世界必须将塑料制品减半,并削减一次性塑料消费,以遏制环境污染的加剧。
三管齐下 塑料污染减少80%
报告介绍了终结塑料污染和创造循环经济所需变革的规模和性质,为政府决策和商业行动提供参考信息。它制定了一个基于再利用、回收和材料使用多样化的三管齐下计划,以便到2040年将塑料污染总体减少至80%,并将一次性塑料产量减少一半。
为了在2040年前实现这一目标,该报告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需要消除不必要的塑料使用,以减少问题的严重性。
其次,呼吁进行三种市场转变,即再利用、回收和重新定位多样化产品。
其中,推广重复利用选项,包括可再装水瓶、散装分发机、押金退还计划、包装回收计划等,可以在2040年内减少30%的塑料污染。
政府必须协助为可重复使用物品挖掘更大商业价值,以实现其潜力。
回收方面,如果回收可以变成一项更稳定、利润更高的事业,到2040年可以再减少20%的塑料污染。
取消化石燃料补贴、执行提高可回收性的设计指南等措施可将在经济上具有可回收性的塑料占比从21%提高到50%。
另外,通过用替代材料(如纸张或可堆肥材料)制造产品,并替换塑料包装纸、小袋和外卖物品等产品,还可再减少17%的塑料污染。
根据该报告,全球转向循环经济将节省1.27万亿美元。
此外,还将通过避免外部效应节省3.25万亿美元,例如与健康、气候、空气污染、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和诉讼相关的成本。
到2040年,这一转变还可能净增加7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低收入国家,可极大改善数百万非正规部门工人的生活水平。
我国发布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
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我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近年来,我国发布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塑料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如2020年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1年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
近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要求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展览等商务领域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