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收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动力电池“回收潮”来袭,为何小作坊在动力电池回收中占据优势?

   2023-06-20 和讯网62090
导读

截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业界与研究机构也普遍认为动力电池在未来2-3年内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然而目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存在着小作

  

截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业界与研究机构也普遍认为动力电池在未来2-3年内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


然而目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存在着小作坊猖獗的现象。据中国证券报近期消息,一位在工信部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里企业的负责人称,“正规军干不过小散户,废品卖成奢侈品。”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18年~2020年,符合“白名单”规定的企业仅回收到了不到20%的退役电池。因何会有如此现象?动力电池回收难题要如何破解?


仍处产业化初期


正规军干不过小散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动力电池正处于产业化初期,拆解技术和利用空间有限。


由于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品类繁多,电池机构复杂且无特定标准,不同技术路线的内部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对应的处理方式就会有所不同。目前,退役电池一般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再生两种处置方式。


无论是梯次利用还是再生利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面临回收成本高、利用率低、行业技术规范不完善等问题。


如梯次利用仍存在效率偏低,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等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在再生利用上,前端预处理多采用整体破碎发,选择性除杂技术低,回收率不理想;后端冶炼采用湿法回收技术,能耗高且污染大。


由于电池在尺寸、结构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电池拆解较为复杂,效率低下,回收工艺成本高。尽管有一批龙头企业在智能化拆解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但综合优势并不明显,手工拆解仍是主要的作业方式。


同时,正规企业的技术、环保投入占比不少,而非规范企业、小作坊在这方面几乎零投入,固定资产、生产成本等方面投入都很低,在回收价格上有极大的优势,通常会进行高价回收,挤压正规渠道的利润空间和市场份额,这也导致了小作坊的泛滥。


此外,由于报废电池的再利用必须经过品质检测和状态评估,而前期电池一致性差,缺乏完整的数据记录,设备和人工成本较高,电池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也无法保障。


因而动力电池回收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较低,使得很多企业和资本望而却步。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hsw.net/news/show-154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3 中国回收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