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远景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储能行业“内卷”岌岌可危

2025-08-15 11:1310

8月12日,2025 EESA储能峰会在上海举行。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受邀致辞。就当前储能行业“内卷”这一热门话题,田庆军指出,非理性价格竞争持续加剧,已对产业链健康运行构成系统性风险。

“作为远景储能的管理者,我同时负责供应链、研发、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对储能系统的真实成本有着深刻了解。”田庆军指出,今年以来,国内外储能系统成交价持续下跌,近乎“自由落体”。行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系统集成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让人深感忧虑。

低于成本价销售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这些低价成交项目未来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不按照合同约定配置交付,偷工减料;二是采用劣质原材料(如低品质电芯)交付;三是交付后因质量和服务问题影响电站效益。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呼吁全行业旗帜鲜明地反对恶性价格竞争。

田庆军认为,当前储能行业“内卷”的原因,与过去新能源强配储能政策密切相关。由于强制配储往往流于形式,行业对储能产品的要求较低,拉低了行业准入门槛。加之资本大量涌入,各类企业跨界涌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目前全球储能年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时,即便翻倍至4亿千瓦时,保守按国内现有活跃的1000家系统集成商计算,平均每家仅能分到400兆瓦时的订单,远不足以支撑企业正常运营。为了活命,企业只能低价抢订单。

储能行业具有重要战略价值,要精心呵护。未来5—10年,储能很可能是新能源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目前储能备案容量已超过风光发电项目,仅上半年备案量就超过660吉瓦时;国际市场已成为重要的创汇增长点,中国企业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深入,储能行业有望成为新能源领域最具盈利能力的细分市场。参与者必须珍惜行业发展机遇,推动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反内卷”不仅关乎企业利益,更关系到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企业在全球储能市场份额超过80%,未来甚至会超过90%。国内的“价格战”已经蔓延至海外市场,企业赢利能力严重下滑。过去可以用海外市场利润补贴国内市场,现在全球都在恶性竞争,这不仅损害企业利益,本质上更损害国家利益。同时,利润下滑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可能给国外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削弱中国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要解决储能行业“内卷”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首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当前行业依赖“最低价中标”,根源在于缺乏成熟的评价标准。远景正联合行业协会,从安全可靠性(产品稳定性)、健康度(容量保持率)、运行能效(转换效率和综合效率)三个维度构建储能评价体系,帮助市场区分“李逵”和“李鬼”,识别优质产品。

其次,需要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包括给予容量电价、开放调频市场、推进电力现货市场等,完善储能盈利模式。只有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行业才会真正关注产品质量,“价格战”才会失去市场。远景推出的“智慧交易型储能”正是适应新型电力市场的创新解决方案,未来有望成为电力市场的智能交易员。

田庆军最后表示,储能行业可以学习借鉴风电行业的发展经验。过去几年,风电行业同样深陷“价格战”,企业亏损严重,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但在风电行业协会的带领下,今年行业企业加强自律,齐心协力抵制低于成本价投标,目前风机价格已稳步回升,毛利率趋于合理。希望储能行业也能尽快迎来这样的转变。全行业要共同努力,推动储能行业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破除“内卷”!储能行业疾呼良性竞争、共生共赢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新型储能产业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近日在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

0评论2025-08-151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