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动力电池“回收潮”来袭,为何小作坊在动力电池回收中占据优势?

2023-06-20 18:1562290

  

截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业界与研究机构也普遍认为动力电池在未来2-3年内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


然而目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存在着小作坊猖獗的现象。据中国证券报近期消息,一位在工信部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里企业的负责人称,“正规军干不过小散户,废品卖成奢侈品。”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18年~2020年,符合“白名单”规定的企业仅回收到了不到20%的退役电池。因何会有如此现象?动力电池回收难题要如何破解?


仍处产业化初期


正规军干不过小散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动力电池正处于产业化初期,拆解技术和利用空间有限。


由于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品类繁多,电池机构复杂且无特定标准,不同技术路线的内部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对应的处理方式就会有所不同。目前,退役电池一般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再生两种处置方式。


无论是梯次利用还是再生利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面临回收成本高、利用率低、行业技术规范不完善等问题。


如梯次利用仍存在效率偏低,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等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在再生利用上,前端预处理多采用整体破碎发,选择性除杂技术低,回收率不理想;后端冶炼采用湿法回收技术,能耗高且污染大。


由于电池在尺寸、结构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电池拆解较为复杂,效率低下,回收工艺成本高。尽管有一批龙头企业在智能化拆解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但综合优势并不明显,手工拆解仍是主要的作业方式。


同时,正规企业的技术、环保投入占比不少,而非规范企业、小作坊在这方面几乎零投入,固定资产、生产成本等方面投入都很低,在回收价格上有极大的优势,通常会进行高价回收,挤压正规渠道的利润空间和市场份额,这也导致了小作坊的泛滥。


此外,由于报废电池的再利用必须经过品质检测和状态评估,而前期电池一致性差,缺乏完整的数据记录,设备和人工成本较高,电池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也无法保障。


因而动力电池回收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较低,使得很多企业和资本望而却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2325.6万千瓦时!成都电网负荷再创历史新高
近期,成都市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空调等降温负荷需求激增,全市电网负荷攀升。8月5日16时52分,成都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到2325.6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当前,成都电网运行平稳。变电运维人员开展设备巡

0评论2025-08-0637

俄罗斯8.7级强震后,“沉睡”600年的火山喷发!美卫星照片曝光:俄罗斯核潜艇基地受损,出现明显弯曲和位移
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7月30日遭遇了近年来罕见的8.7级强烈地震,引发广泛关注。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5日,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发布消息称,7月30日堪察加半岛近海发生的强烈地震导致堪察加半岛

0评论2025-08-0637

多维发力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高山巍峨、江河奔腾,西部地区涵盖12个省区市,占全国国土面积逾七成,分布着草原、湿地、湖泊、森林等重要生态资源,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腹地

0评论2025-08-0636

《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按照“模型驱动、应用示范、群链协同、开源生态”的总体思路,通过布局重大技术攻关、建设典型应用示范、构建产业特色集群、打造开源优质项

0评论2025-08-0632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